2025年7月16日凌晨,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突然响起剧烈爆炸声。 以色列战机低空掠过总统府周边,导弹击中市区西南部军事据点,浓烟直冲夜空。 距离朱拉尼临时政府办公室仅400米的街道上,满地都是震碎的玻璃和扭曲的金属残骸。救护车的鸣笛声与防空警报交织,但叙利亚防空系统全程沉默, 这已是48小时内以色列对叙利亚发动的第3轮空袭。
冲突的导火索在三天前点燃。 7月13日,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突然爆发血腥冲突。 德鲁兹部落武装与贝都因民兵因水源争端交火,双方动用火箭弹和重机枪对射。 短短24小时内,99具尸体横陈街头,其中23名儿童在逃难时被流弹击中身亡。 英国“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”紧急发布报告,称这是2024年巴沙尔政权倒台后最惨烈的内部冲突。
朱拉尼临时政府迅速反应。 7月14日拂晓,2000名政府军士兵乘装甲车开进苏韦达,强行隔开交战双方。 士兵用高音喇叭命令平民“就地避难”,并在德鲁兹人聚居区架设机枪阵地。 表面看,这是维稳行动;但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当天突然发表电视讲话,指责朱拉尼“纵容暴力迫害德鲁兹同胞”,并威胁“以军将履行保护责任”。
卡茨的警告在7月14日晚变成实际行动。 6架以军F-35战机从戈兰高地起飞,向苏韦达省发射12枚钻地弹。弹着点精准覆盖政府军刚建立的检查站,3辆坦克被炸成废铁。 幸存的政府军士兵回忆:“我们连敌机声音都没听到,阵地就消失了。 ”更蹊跷的是,德鲁兹武装据点毫发无损, 以军甚至空投医疗物资给当地部落。
这种“精准偏袒”暴露了以色列的战略布局。 早在2024年12月巴沙尔政权垮台时,以军就乘乱占领戈兰高地缓冲区。 半年内,以色列情报部门秘密接触德鲁兹长老,承诺提供就业、医疗和教育资源,换取部落承认以色列对该区域的“保护权”。 作为回报,德鲁兹人驱逐叙利亚政府官员,并允许以军巡逻队自由进出。
朱拉尼的应对让叙利亚人寒心。 7月15日,他下令政府军撤出苏韦达省重型武器,默许以色列划定的“非军事区”。 坦克和火炮连夜运往北部,只留下轻装警察持手枪巡逻。 德鲁兹武装趁机占领苏韦达机场,升起以色列和德鲁兹双色旗。 有居民拍到以军装甲车在机场跑道插旗的视频,标题写着:“新主人已入场”。
7月16日, 当以军空袭大马士革时,朱拉尼正与特朗普派出的特使密谈。 两个月前(5月14日),特朗普在沙特高调会见朱拉尼,承诺“解除全部对叙制裁”,还赠送镶金沙漠弯刀作见面礼。 美叙关系看似回暖,但内塔尼亚胡根本不屑一顾, 空袭后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冷嘲:“叙利亚事务应由地区负责任的力量处理”。
内塔尼亚胡的底气来自三线战场。 加沙方向,3万以军清剿哈马斯最后据点,无人机群24小时监控地道出口;也门海域,以军潜艇发射巡航导弹摧毁胡塞武装港口仓库;黎巴嫩边境,真主党因领袖纳斯鲁拉被斩首(2024年10月)陷入内乱。 三线作战的以军仍能抽调兵力压境叙利亚,只因吃定朱拉尼不敢反抗。
朱拉尼的退让实属无奈。 临时政府控制区不足叙利亚国土40%,西部阿拉维派武装三天内屠杀745名亲巴沙尔民众,东北部库尔德武装靠美军支援自立门户。 7月16日空袭后,朱拉尼对幕僚坦白:“我们连防空导弹都耗尽了,拿什么还手? ”当天下午,政府军公开宣布“苏韦达任务完成”撤离现场,实则丢弃了全部重装备。
巴沙尔残部正在嗅到机会。前政权将领塔拉斯在拉塔基亚省集结5000民兵,使用俄制反坦克导弹伏击政府军车队。 俄罗斯黑海舰队突然向塔尔图斯港增派两艘护卫舰,舰载直升机频繁起降运输物资。 尽管俄外交部声称“仅保护军事基地”,但卫星影像显示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S-400导弹阵地已调整至战备角度。
以色列对巴沙尔势力卷土重来并不在意。 以国防部文件泄露的作战目标写明:“无论谁控制大马士革,只要不威胁戈兰高地,就不是敌人。 ”7月16日空袭中,以军特意避开俄罗斯驻叙使馆半径5公里区域,却对伊朗顾问驻地发动精准清除, 显然,真正的红线始终是伊朗势力渗透。
朱拉尼的困境在街头巷尾蔓延。 大马士革市民阿布杜勒指着空袭废墟怒吼:“割让三省换不来和平! 跪着生存只会挨更多打! ”超市货架上奶粉价格飙涨300%,政府发放的救济粮袋印着特朗普头像。 德鲁兹部落青年则炫耀着以色列发放的身份证件,上面用希伯来语标注“受保护民”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网上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